【來源:中國企業(yè)家雜志】
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境內證券投資的額度限制將取消。
5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fā)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明確并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QFII/RQFII境內投資額度取消
《規(guī)定》將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以下簡稱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
按照要求,合格投資者取得證監(jiān)會經營證券期貨業(yè)務許可證后,應委托主報告人提交境外機構投資者登記表和經營證券期貨業(yè)務許可證復印件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辦理業(yè)務登記。
對此,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全面放開QFII和RQFII的投資限制,有利于全球看好中國發(fā)展的資金,更充分進入中國投資市場,而且長期以來,中國作為重要新興市場,也是全球價值投資的資本洼地。除了放開限額外,政策上進一步優(yōu)化配套措施和簡化相關金融手續(xù),有利于提高資本流動的配置效率。
“QFII和RQFII一直是海外投資中國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次相當于車道流量的全面擴容”,陳靂表示。
雖然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額度取消,但值得一提的是,當前QFII/RQFII額度使用率有限,遠未達到總額度的限制。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tǒng)計的最新數據,目前共計292家合格境外投資者獲批1146億美元的QFII投資額度,較3000億美元的總額度使用率僅為38.2%;而RQFII總額度為1.99萬億元,共計262家境外機構獲批7130.92億元人民幣投資額度,RQFII總額度使用率僅為35.8%。
“QFII/RQFII額度取消主要還是起到提振市場情緒的作用”。北京地區(qū)某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鑒于目前QFII/RQFII額度使用率有限的情況,短期內額度限制的取消并不會帶來海外資金的大量流入。
但從中長期來看,QFII/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的取消,再次提升了外資配置A股的便利性,預期未來外資將進一步增配中國資本市場�!霸诤M馐袌鍪苄鹿诜窝滓咔橛绊懙谋尘跋�,中國疫情的良好控制為外資增配A股打下了基礎,A股整體也處于較低的估值水平,外資增配A股將是不變的趨勢”。上述分析師稱。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稱,落實取消QFII和RQFII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對合格投資者跨境資金匯出入和兌換實行登記管理有利于引導更多外資流入中國資本市場,包括股市和債市。
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后,外資流進流出A股的通道已經完全打通,A股又先后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等國際指數體系。楊德龍指出,近兩年外資大量流入A股市場搶籌白馬股等優(yōu)質股票,每年流入達到3000億元左右。四月份外資重新流回A股533億元,預計以后還會加速流入A股。今天央行宣布的政策利好股市和債市,特別是外資流入比較多的白龍馬股和科技龍頭股更受益。
更多境內投資便利在途
除放開QFII/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外,《規(guī)定》還給予了合格投資者更多便利。未來合格投資者在境內證券投資實施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允許其自主選擇匯入資金幣種和時機。
《規(guī)定》同時大幅簡化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收益匯出手續(xù),取消中國注冊會計師出具的投資收益專項審計報告和稅務備案表等材料要求,改以完稅承諾函替代。另外,還取消了合格投資者托管人數量限制,允許單家合格投資者委托多家境內托管人,并實施主報告人制度。
新時代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上述舉措將更加便利資本流動,也會減少中國資產的風險溢價,使中國市場更加具有“避風港”的功效,從而吸引境外合格投資者在中國投資。
與此同時,外資金融機構復雜的金融創(chuàng)新、較高的交易頻率通過流動性、產品關聯等渠道將引發(fā)跨機構、跨市場聯動,帶來潛在風險,但是本次改革完善了合格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風險及投資風險管理要求,人民銀行、外匯局也會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從而降低資本開放帶來的風險。
隨著A股納入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以及巴克萊等國際主流指數并穩(wěn)步提高納入權重,境外投資者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投資需求相應增加。近年來國內金融業(yè)對外開放,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的新舉措也層出不窮。
2019年初,證監(jiān)會就修訂整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及相關配套規(guī)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擬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合二為一,境外機構投資者只需申請一次資格。同時,新規(guī)還擬將QFII、RQFII投資范圍擴大至新三板股票、私募基金、期貨等領域。
外管局最新《完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的通知》也在今年2月實施,進一步便利化境外機構在投資人民幣債券時進行外匯風險管理。
|